精华推荐
大家爱看
群文动态

中央、省主流媒体采访报道四川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摘自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相关报道

日期:2019-09-06      点击:1925


    9月5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在成都金河宾馆举行。新闻发布会由省委宣传部国际传播与对外推广处处长孙建华主持,发布会上,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赵红川围绕中央、省主流媒体关注的70年来四川文化和旅游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及未来如何持续推动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答记者问。





国际在线记者提问:我是国际在线记者,四川文化底蕴深厚,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发展不断深入,四川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群众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今年我省也印发《建设文化强省中长期规划纲要(2019—2025)》,提出四川预计在2025年基本建成文化强省。请问,数十年来,四川文化建设在哪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文化和旅游厅赵红川谢谢记者朋友们长期以来对四川文化旅游的关注和报道。可以说,70年来,四川文化建设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一路艰苦创业,改革创新,取得一个又一个载入史册的辉煌成就。我简单归纳四个方面:一是艺术舞台百花齐放。一大批讴歌党、讴歌人民、讴歌社会的艺术佳作深受欢迎。《白蛇传》《绣襦记》等经典川剧已成为振兴川剧的成就,川剧走出国门巡演反响热烈。《快乐的啰嗦》获得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奖。《红军花》《家》《第二十九棵树》《幸福小院》《心如莲》等剧目荣获20余项国家级奖项,成为舞台精品力作的标志。二是公共文化保障有力从城市到乡村,文化阵地从无到有、从有到广。目前,全省有公共图书馆204个、文化馆207个、综合文化站4574个,覆盖全省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四川大剧院、省图书馆、成都博物院等一大批文化设施投入使用,成为一道道美丽风景。流动文化车、图书车、舞台车把文化大餐直接送到群众家门口,城乡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三是特色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经过70年发展,已经形成以九寨沟环线为中心、香格里拉文化生态旅游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为支撑的整体布局。全省涉及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多个文化产业门类不断健全。据统计,2017年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1537.54亿元,占西部地区比重持续加大。四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就显著全省现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7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39项,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07人。先后有12项考古发现,被列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全省不可移动文物6523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0处),居全国第三。全省博物馆252座,居全国第七(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8座,居全国第三)。博物馆藏品415万件/套,居全国第二。全省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不断健全,非遗名录体系得到完善,逐步实现了“让文物活起来”的目标。

四川日报记者我是《四川日报》的记者,过去70年,四川旅游发展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效,未来四川如何持续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推进我省旅游建设,谢谢。


    文化和旅游厅赵红川四川是文化大省、旅游大省。在探索旅游业发展的进程中,走出了一条四川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比如,2006年,首届中国乡村旅游节在成都郫县农科村举办,成都被授予“中国农家乐发源地”,农科村的徐家大院被媒体称为“中国第一家农家乐”。目前,全省有12个行政村被评为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同样,四川红色旅游、全域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和旅游景区、旅游服务质量等方面均取得长足发展。2008-2017年,四川旅游一路创新发展,跨越提升。2018年迈过万亿大关。2019年,在全国率先召开省级层面的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全面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推进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目前,全省A级旅游景区613家,其中5A级景区12家,全国排名第五。4A级旅游景区260家,全国排名第一。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家。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6个。还有大批特色鲜明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文化遗产旅游线路,等等。天府旅游名县、文旅特色小镇和三星堆、九寨沟、大熊猫等系列线路产品吸引了八方游客安逸游四川。2019年1-7月,全省旅游总收入6906.51亿元,同比增长14.2%。全域旅游发展已成为惠及广大群众的富民产业、幸福产业。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期待,全省文旅系统将着眼“一核五带”的文旅产业发展布局,集中力量抓重大项目,推示范工程,重点推动实施八大文旅融合重点工程,全域推进三星堆大遗址保护示范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长征主题国家文化公园和大九寨、大峨眉、大熊猫、大香格里拉、大贡嘎、大竹海、大灌区、大蜀道、大遗址、茶马古道等文旅精品线路建设,促进文化旅游与一、二、三产业和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县域经济融合发展,培育形成一批新业态新产业,带动全省文化大繁荣、旅游大发展,实现文化旅游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的文化旅游需求,实现高质量发展。

附:http://sc.news.cn/topic/2019scfz/zb03.htm


分享按钮
分享到: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了
大家在说 目前尚无网友评论